陕西一地终于对班级群出手了!
来源:学习力教育智库 文章作者:佚名
自从微信开始普及之后
班级群成了老师和家长们
交流沟通的重要途径
不过,有家长吐槽
现在有的班级微信群
成了广告群、攀比群、聊天群
一些人在里面闲聊
或发一些与班级管理无关的内容
条条都看吧,浪费时间,
不看吧,又怕错过重要的事情
简直是不堪其扰,不胜其烦
也有老师反映
一些家长要求自己随时在线
让自己感觉每天都在开家长会
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工作和休息
成为了一种隐形负担

最近
陕西一地终于对班级群出手了!
12月8日,渭南澄城县教育局发布通知
关于规范中小学班级微信群
对于微信群管理做出了以下要求
班级群除班主任外全员禁言
各科家庭作业由学科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布置给学生
如确需微信布置的
不允许将作业习题内容
以文档或图片等形式直接发在群中
避免由学生家长打印或抄写作业习题
对于作业不得要求家长讲解批阅




近日,
教育部也举行新闻发布会
对家长批改作业进行了回复
事关所有家长!
教育部明令禁止:发现一起严处一起
▼

针对“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10日表示,将从健全作业布置的机制、提升作业的质量、加强日常监管等三个方面落实好作业的管理工作。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

教育部1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以来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有关情况。有记者提问,家长群的出现可以方便家校的沟通,同时也给老师和家长带来一些困扰,最近各地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请问教育部如何看待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这个问题?
俞伟跃表示,对于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这个问题,教育部的态度是一贯的、坚决的。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老师开展教学评价和精准分析学情的重要手段。这几年,教育部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作业管理的问题,像中发26号文件、减负三十条等等都有一些明确的要求。

“目前,像辽宁、山西、长沙等地都陆续出台了关于规范作业管理的一些意见,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俞伟跃指出,下一步,将主要采取三个方面的举措,来指导地方按照要求切实落实好作业的管理工作:
第一、健全作业布置的机制。像学校作业的常规管理、年级和班级的统筹、教师试做和面批讲解、学生反馈和评估等等方面的机制。
第二、提升作业的质量,主要是在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间的基础上,优化作业的设计,创新作业的形式,强化实践性的作业,积极探索弹性作业、跨学科的作业。我们也鼓励各地系统化设计一整套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和学科特点的基础性作业。
第三、加强日常监管,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切实建立起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但是,不给家长布置作业,并不意味着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就没有教育的责任了,家长也要在家里引导培养孩子养成自主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跟学校密切配合,形成育人的合力。”俞伟跃如是说。
·上一篇文章:体育家庭作业来了!这一题你打算怎么辅导孩子?
·下一篇文章:小学生留字条后跳楼:活得太累 青少年心理压力如何舒缓应得到重视!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xxlcn.com/news/sikao/2012121418101K4G58HD378DAG1JI3E1.htm
相关内容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