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聚焦:“预制菜进校园”,公众在关注什么(3)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育动态 > 教育观察 >

央媒聚焦:“预制菜进校园”,公众在关注什么(3)


栏目: 教育观察     |      作者:佚名

  拒绝预制菜?要的是公开透明和表达

  主持人:如何理解“预制菜进校园”引发社会热议?

  欧连维:校园食品安全大于天,关乎我们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不容有失的底线问题。讨论“预制菜能否进入校园”,实际上是对校园食品安全、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深度关切。

  范自军:当代家长对孩子教育成长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有的恨不得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一举一动。

  学校理解家长对食堂的高要求。我们的食堂在学生和家长的监督之下运营,提供十多个菜式,还有汤粉面和点心。学生吃多少买多少。做到这个程度,应该说很不错了。但我也常给家长解释,食堂毕竟是食堂,和家庭餐食、高档酒店的菜肴肯定比不了。

  不过,家长对学校食堂提意见,是在行使监督权,也是一个缓解焦虑的情绪出口。我们也在逐渐适应这种情况。

  雷望红:如果由学校自办食堂,家长有意见可以直接对学校反映。监督对象看得见、摸得着。但当由上一级来主导这个事情,家长的沟通成本可能会更高。

  假如家长对学校的餐食不满意,很难同配送公司直接沟通。因为是相关部门统一招标,学校也很难根据家长的意见做出灵活调整。当家长遭遇这种沟通不畅,就很容易怀疑其中是不是有猫腻。

  主持人:学校食堂合理运营模式应该是怎么样的?

  曾洁义:家长的要求不高。只是希望学校的饭菜,能保证食材新鲜,味道可口。孩子吃得好,我们就放心。另外一点希望是,如果食堂办得不好,饭菜不可口,我们提的意见能被倾听。

  雷望红:我们也许可以探讨一种中间模式,有两个可能方向:

  一个方案是,可以将食材购买权和餐食供应权还给学校,食堂交由学校自主管理和运营,教育管理部门加强对食材的抽检和对财务的管理,既有的技术手段完全可以保障这两项监管事项的落实;

  另一个方案是,继续由公司统一配送,但是增加更多的配送主体,由学校、学生和家长针对不同公司的食材品质、配送服务等关键事项进行打分,实行公平的竞争淘汰机制,高分者在下一个竞标周期留下,低分者淘汰,如此既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形成对配送公司的外部监督,倒逼他们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提高服务品质,并降低腐败的可能性。

  无论采取哪种方案,饭菜制作配送的过程都要公开透明。同时,要确保学生、家长和学校等需求主体的意见表达畅通。

  张海:因为不了解,所以有误解。很多质疑可能源于各个群体之间沟通不畅。我希望学生、家长有机会能去当地配餐的中央厨房实地看一看,相关部门也可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应受访者要求,张海为化名)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西安交大回应“英语四六级与学士学位脱钩”:消息属实,其他学校也有

下一篇:东亚人的智商和文明程度远高于别的种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