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名牌大学困惑:拿什么来吸引优秀学生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师成长 > 校园文化建设知识 >

非名牌大学困惑:拿什么来吸引优秀学生


栏目: 校园文化建设知识     |      作者:佚名

   浙江师范大学“重奖招生” ,引起一片热议。究其实质,并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高校如何行使招生自主权,如何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和港校在内地招生相类似,“重奖招生”也许会产生一定的“鲶鱼效应”,不失为高考改革的一种尝试。

  因为关乎考生的前途命运和切身利益,几乎每一项高考改革举措出台,都会引来争议。且不要太过担忧,也不必忙着质疑,给这些改革一点时间,实践的检验最能说明问题。本期刊发报道和评论,旨在与读者们共同关注这一话题。                   

  —— 编  者

高校重奖招揽高分考生 任 洁绘
高校重奖招揽高分考生 任 洁绘
高奖金招揽高考优秀考生 任 洁绘
高奖金招揽高考优秀考生 任 洁绘
2009年江苏省南京市高考招生咨询会,图为考生在咨询会现场。
2009年江苏省南京市高考招生咨询会,图为考生在咨询会现场。

  2009年高考招生进行时,“只要高考成绩居浙江省文、理科前100名,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就可获得20万元的重奖。文科前150名、理科前200名,奖励15万元……浙江以外省、市、区文科前1000名、理科前2000名的考生,奖励大学本科期间学费……”浙江师范大学发布的该招生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专家、家长、考生、网友议论纷纷,观点各异。有支持者,坚持认为应该给浙江师大“巨奖招生”一些掌声,认为这是在对教育资源过度集中的纠偏;有反对者,坚持认为奖励高分新生的钱没有用在“刀刃”上,称用高额奖学金吸引高分考生的做法实际是一种“不公平竞争”。

  招生进程过半,来看看浙江师大此举的效果如何。记者于7月17日联系浙江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兼学生处长朱坚,了解到截至当日,尽管很多考生和家长进行电话咨询,但最终浙江省内前100名的考生没有一人报考浙江师范大学,而省外的招生情况是,仅在江西省有2名免四年学费的和5名免一年学费的考生报取该学校,即招到2名文科位列前1000名,理科前2000名的考生和5名文科前1500名、理科前3000名的考生。

  这样的举措、这样的结果,折射出什么问题?向前探究,浙江师大此举是无奈之举还是有炒作之嫌?通过重奖招揽生源的方式,到底是高校之间的合理竞争还是有害无益的教育顽疾?众多在招揽生源中不占据优势的高校,又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吸纳到优秀的生源?

  重奖招生背后的原因--是无奈之举还是炒作之嫌?

  朱坚告诉记者,近年来,受学校类型、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浙江师大生源质量与学校的办学实力相比,不令人满意。另外,在实行平行志愿填报的背景下,录取分数呈扁平化趋势,高分考生较往年也相对减少。  

  记者了解到,生源不理想确是近些年来困扰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尤其是省级师范院校的问题。以今年山东的录取情况为例,曲阜师范大学文科招生计划为545 人,结果投档仅投出 133 人,理科招生计划为620 人,结果只投档 70人。华南师大理科招生计划为9人,结果只投出5人,山东师范大学理科招生计划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缺额。首都师大教务处负责人在几年前就曾呼吁,目前对师范院校有两种误解,一是认为师范院校只培养师资,二是认为师范院校的教学水平不高。这些误解都对师范院校招生工作十分不利,尤其是对与首都师大同属省级院校的浙江师大、福建师大、南京师大、吉林师大和云南师大等省内及部分偏远省份的师范类院校。

  冷热不均的情况不仅出现在师范类院校。记者了解到,今年安徽的录取情况也出现了冷热两重天,“天(津)、南(京)、(上)海、北(京)”及沿海发达地区,因为优质教育资源充足、就业机会多,仍是高分考生报考的首选地。宁夏、贵州、甘肃、新疆、陕西等西南和西北地区的部分高校则要“冷”不少,甚至出现文科中的宁夏大学、青海大学和石河子大学无生源,理科中的宁夏大学无合格生源报考的现象。    

  【点评】

  优秀生源过度集中,不仅不利于高校之间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而且对人才的培养也十分有害。打破这一固有格局,一方面有赖于教育政策的引导和教育资源投入的均衡,另一方面则必须依靠普通高校自身努力,结合现有条件不断进行改革。

  (吴龙贵  媒体评论人)

  高校间的竞争态势,越发提示高校的管理者应该着力寻找本校同其他学校不同的特点和优势所在。高分的考生去了北大清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校为了争夺去北大清华的生源而忽略了找寻真正适合自己学校的学生。

  (王晓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

  重奖招生是否具备合理性--是合理竞争还是教育顽疾?

  “能吸引到更多的优质生源——这是我们出台政策的初衷和基点。”朱坚介绍,考虑到生源质量决定高校教学工作的起点,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才出台这项政策,目的是希望通过重奖政策,改变因学校区位环境、平行志愿给学校吸引优质生源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这项举措也是借鉴香港和国外高校奖学金制度,总结往年推行免费新生奖学金政策的结果。  

  高额奖学金一向是国外大学和港澳大学招生的“杀手锏”,香港的一些高校甚至超过40万重奖内地高分考生;澳门理工学院的内地优秀新生特别奖学金达230320澳门币;新加坡TMC学院对修读英国格林威治大学本科并拿到一等荣誉学士学位的所有学生提供4000新币的奖励金。  

  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国内很多高校几年前也开始采取重金吸纳生源的办法。2006年华南理工大学便对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一、二、三等奖,并以保送生资格录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分别奖励3万元、2万元、1.2万元;西安交通大学2008年招生时也曾承诺,高考成绩处于所在省份前3名的考生奖励8万至12万元。今年,重奖招生的势头大有燎原之势。仅广东一省便有五所高校设立“状元奖”,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总分状元报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奖金达10万元。  

  对生源的竞争还从大学蔓延至高中,广东省湛江市雷州一中某负责人介绍,“学校刚放假,气未喘匀就要投入抢生源大战,既心烦也心痛。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将会是教育界的悲哀!”该负责人解释,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有限,学校需按正常收费运作,为留住自己的优质生源,学校迫不得已给高中的高分学生3年免费。而在无奈的生源“争夺战”中,为了补回流失的优质生源,学校不惜代价也去“抢”其他学校的优质生源,无形中造成学校“两败俱伤”。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易中天:中国高校形同养鸡场

下一篇:校园文化建设内容




  相关推荐